加蚋仔客廳談古論今-家香味食堂篇


吉良伯:加蚋仔的樣貌,要講起來,是變化很大啦!怎麼講很大?小時候我認識的加蚋仔以前根本就是一個農業社會的加蚋仔,就是全靠種植維持生活的那種環境。加蚋仔會改變,是從果菜公司進入以後。因為第一,就是萬大路打通了,通到中和去,要不然以前整個臺北市車子走到加蚋仔就一定要回頭,因為沒路啦。人不是坐渡船,就是要繞一大圈。果菜公司來來往往人很多,只要逢年過節,萬大路那個馬路交通,根本就是壅塞到不能走動,那個多,多到讓你不可想像!

這種情形一直保持了很久,到差不多近十年才又改變,因為臺北市又多了很多果菜公司,把來批貨的人、交通流量分散了、減少了,才變成好像又有一點沒落。其實當初萬大路通了之後那個繁華的景象,跟以前比起來根本是天壤之別啊!現在聽說果菜公司又要改建,捷運也已經加入開發,未來會怎樣還不曉得,會像有捷運後的中和那樣發展嗎?以前說住到中和,跟加蚋仔這裡比很不熱鬧,就是我們古早叫溪州、枋寮的那邊,你看現在的熱鬧程度,哇贏我們這裡幾倍你知道嗎!啊還有哪裡,五股、新莊,嘛贏這裡,以前可是輸這裡輸慘慘欸。我是期待看能不能又有一番新面貌啦。

我會不會擔心大企業進來後反而趕走小店?說一句俗語,有樹就有鳥休。我的意思是說即使你開一間小小不起眼的路邊攤,只要便宜好吃,人家也是會跟你買,不用怕沒有人。只要你的口味好,絕對人多到,你做不來都有可能喔!

大家講到日本就是壽司,講到韓國就是泡菜,經濟部他們現在推的是讓大家講到臺灣呢,就想到滷肉飯。我的滷肉飯原來是受街坊鄰居消費者肯定,去年我參加比賽,竟然也得獎了!這真的讓我更上一層樓的更有信心。我就想說,既然下一代有意思也要做,那就好好的把這個口味做下去,一百年以後還是這種口味,甚至再提升,更可口。等到時候大環境提升繁華了,我這個也已經做了很久,有了歷史性,在地人出去人家會問他「欸,你那邊有一間滷肉飯有名的嘛!」這是對我自己的期盼勉勵啦!

米蘭達:我記得小時候有滿多雜貨店的!從萬大國小放學的一路上都會去逛,衝進去買一塊錢的糖果之類的。現在很少了,例如長泰街二號以前也是一家很大的雜貨店,現在早變成便利商店。不過雖然街景有變化,住著的人倒還是差不多,都是老鄰居,所以人情味的部分是還在。

我當然也希望有一些新的店能夠進來,讓這邊能夠更熱鬧、更繁華、生活機能更好,不必買什麼都往西門町、東區跑。最好是能夠有一些個人開業的特色小店,而不是那種大品牌進駐之類的。因為大品牌現在通路很多元,(線上)買他們的東西非常方便。前陣子我去蘇澳,就很酷啊,這麼老的街道,這麼漁村的一個地方,然後有這樣的咖啡店很可愛啊,有驚喜的感覺。我覺得這樣還滿不錯的。

會想另起爐灶開別的嗎?我想還是以滷肉飯為主。畢竟這是一個老社區,我們店的定位就是在服務社區,很多客人從小吃到大,(即使搬遠)還會回來跟我們說:「欸我從小唸書吃到我現在結婚生子,又帶小孩來吃!」這樣,所以我覺得這個主軸是不會變的。

不過我陸續在開發很多周邊的東西來搭配滷肉飯。因為這邊是老社區,其實很多叔叔伯伯阿姨他們比較不會像年輕人那樣特別約「去東區吃個飯」或「去信義區吃個飯」嚐新鮮。我想說,是不是把外面大家都覺得還不錯的,或是一些比較新潮的東西也引進來,讓這些長輩也可以知道,喔,原來現在外面是流行這個,現在年輕人都吃這個。就是透過吃,來讓世代之間不會有太大的鴻溝。因為老人家的飲食習慣「我就是吃外省菜」或「我就是吃臺灣菜」比較固執,所以我想是否可能藉由飲食讓老的跟年輕的比較熟悉對方,比較理解對方這樣子。

家香味食堂粉絲專頁

留言

熱門文章